查看原文
其他

各种健康新闻看得无所适从?掌握点判断技能是必须的 | 养身心

2016-08-14 有机会网

文章来源:泛科学,Newsworks

作者:林希陶, Ed J. Gracely

图片:Pixabay


当父母之后,才发现育儿相关知识,常令人眼花撩乱。似是而非的论调,不停地困扰着时间有限的我们。面对这样的景况,若无一套判断的准则,肯定会淹没在大量信息中,随时都有灭顶的可能。自己淹没就算了,若是牵扯到小孩,最后搞不好双重打击,赔了夫人又折兵。

关于健康或医药的新闻,网络媒体最喜欢的作法,是将国外的报导直译成中文,再用一个耸动的标题吸引读者,既有话题性,又可占掉版面。这些被大家视为“科学新知”的信息,大部分都是单一研究,到底能不能反覆验证,根本是问号。

除非愿意花时间搜寻查证一番,才有机会确定报导的内容是真是假。但查证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,媒体抄录容易,却少附资料来源,翻译上也可能出现错误,真要执行查证工作,起码得花掉大半天。因此,我建议读者们,要是看到这类文章,就当作趣闻,看看就好。

科学的基本原则是小学阶段就已经学过的——“先观察,作出假设,最后用实验加以证实”。这是颠扑不破的道理。

一篇好的科普文章,通常会说明研究源起、实验作法、使用了哪些工具、得到什么结果。最后,从实验结果回推,思考最初的问题。贴心的作者会把相关环节写到浅显易懂、老妪能解,并附上资料来源。反之,缺东缺西,挂一漏万的文章,可信度就大打折扣。

有心想进一步判断网络报导、单一研究的可信度,可以从七个方向去检视[1]

方向1:此研究做在“谁”身上?

医药研究很多时候的研究对象都是动物,而非人类。动物的反应,不能代表人类的反应。两者间的巨大鸿沟,不是那么容易就跨越的。如果以“因为动物这样,所以人类相同”来推论,真是会笑掉人家大牙。

方向2:支持此研究的人或单位?

此处是指经费上的支持,支持研究者可能是学术、政府单位,也可能是由私人厂商或研究者自行负责。其中,若主要的支持者是药厂的话,就要小心了。在这种情况下呈现的研究结果,往往只会夸大正面的功效,而刻意不说负面结果。

方向3:注意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的区别

对于报道相对差异而不是绝对差异的文章,要多加小心。比如,一种药物使得某种癌症的复发率从20%降低到12%,也就是说8%的患此种癌症的病人得到了帮助。但是这个数字在报道中可能被用另一种形式表述——这种药物使得癌症复发率降低了40%(复发率从20%降低到12%,(20-12)/20=0.4)。这个40%的数字看上去是很让人映像深刻的,但是我们需要察觉到这样的数字背后可能的含义。

方向4:有无随机分派、双盲控制、对照组?

科学实验上,为了避免混淆变项或不可预知的误差,需要异常小心。因此主试者会以随机分派、双盲控制、对照组等方式,来降低因为预期心理产生的实验偏误。若是没有这三个条件,只有单一组别,就很可能是安慰剂效应或自然恢复的效果。

“随机分派”是指做实验时,哪一个人要分到哪一个组别,事前无法得知,而是用随机法决定。以避免在分配组别时,就产生偏误。

“双盲控制”指计划主持人不直接进行实验,而是委托不知情的人来操作实验程序。这是避免已经知道实验方向的计划主持人,故意暗示受试者朝某方向回答而产生的偏误。另外,受试者端也不会知道自己将被分配到哪一个组别。只有等到所有实验结束,解除封印,才知道最后结果。简单来说,当操作实验者不知道实验目的、受试者也不知道自己被分到哪一组,两者皆盲,就叫“双盲”。

方向5:显著程度如何?有没有说明 P 值大小?

若有显著,但效益不大。这个研究所谓的“显著”,就值得玩味再三。“P 值”常用以决定该研究是否有显著,与信赖水平作对照后,才能判断其大小。一般来说,P 值愈小愈好。大部分研究采取信赖水平 0.05,P 值小于 0.05,代表拒绝虚无假设,两者有差异。此结果说明研究的介入是有效的。

方向6:同样主题下,其他研究的结果如何?

一个单一研究,通常无法给予确定答案。最好是看看其他人有无做出相同结果再说。能找到回顾性研究的话,才能告诉我们事实是什么。

“回顾性研究”通常是回顾前五或十年,同一主题被不同研究团队研究几次,每个研究结果分别是如何,能否整合出一个初步的成果告知世人。

方向7:受试者的人数多寡?

小型研究(受试人数少)若找不到结果的话,通常无法发表。很多小型研究常常没有什么特别的结果,就被放在抽屉里,不见天日。大型研究(受试人数多)即使结果不显著,仍有发表机会。

不过,有时小型研究会被当成先遣部队,也就是先试做看看,有结果的话,再收集更多资料,让自己的研究论点更有说服力。


↑ 许多实验设计中,受试人数的多寡,决定了研究成果的质量与可信度。

藉由上述七个方向,还能破解经常困扰家长的另一个问题——“补充健康食品”的迷思。尤其当很多广告都不断地强力放送“吃了某营养品,就会造成奇迹式的改变”的时候。

但这在科学上常是做不出研究结果的,如“深海鱼油对小孩的认知功能有无影响”等。在此我摘述《0~5 岁宝宝大脑活力手册》[2] 中,一段写得很好、值得引录的内容:

坊间对你该吃什么、不该吃什么有很大的迷思,不只对怀孕的时候,而是终其一生。

银杏是从银杏树中萃取出的物质,几十年来,广告都是说它可以增进年轻人和老人—甚至阿兹海默症(Alzheimer’s disease)病人—的记忆。这个说法是可以测试的,所以有不少的研究都开始研究银杏。如果传言属实,这是一大商机,因此制药厂也很热衷。

很抱歉,我告诉学生,银杏并不能增进任何健康人的认知能力—不能帮助记忆、不能帮助视觉—空间的建构,不能帮助语言或心智运动的速度,也无助于执行功能。

“那对老人怎么样?”我学生问。

它不能防止也不能减缓阿兹海默症或失智症,甚至不能影响正常的跟年龄有关的认知能力下降。其他植物药草,如金丝桃(或名圣约翰草,据说可治忧郁症)也无效。我学生垂头丧气地走了。

“最好方式是好好睡一觉!”我在后面叫道。

那么,又为什么这种不符事实的营养神话,连我聪明的学生都会受骗?

第一,营养的实验是很难、很难做的。它的研究经费出奇的少;那种长期追踪、严谨的、随机分派以建立食物效果的实验没有人做。

第二,人所吃的大部分食物在分子的层次都很复杂(例如,酒中就有300种以上的成分)。通常很难去分离出食物的哪一个部分是有帮助,哪一部分又是有害。

我们身体处理食物的方式又更复杂了。我们对食物的新陈代谢方式也不是一概相同,有人连从一张白纸都能吸出卡路里,有人喝奶茶也不能增加体重;有人用花生酱做为主要的蛋白质来源,有人在飞机上闻到花生酱的味道就引发过敏,甚至死亡。

对研究食品营养的人来说,没有哪一种饮食是对所有人都有同样效果的。因为每个人的体质不同,尤其是怀孕的妇女。

阅读这段文字,再回头看看网络媒体的传闻,就会发现很多文章都很可疑,不是被切头去尾,就是经过人为加工。这与真正科学有着遥远的距离。

不少网友在某些讨论版,争论不知从何而来的育儿概念,甚至单凭自身的经验与臆测,作出似是而非的结论。仔细探究,这样的结论,从源头开始就存在巨大问题。我们又何必花时间争论呢?

参考文献

[1]《7 questions to ask while reading health research》(newsworks.org)

[2]《0~5岁宝宝大脑活力手册:大脑科学家告诉你如何教养出聪明、快乐、有品德的好宝宝》约翰·麦迪纳(John Medina)着,远流(2012)出版

相关文章回顾







有机是一种生活,独立是一种态度,有机会分享你我的品味和追求。
联系我们
media@yogeev.com(合作)farm@yogeev.com(农场)post@yogeev.com(投稿)

多转发,人人有机会扫描二维码,关注有机会


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